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学位论文质量是全面衡量研究所学术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盲审是指在论文评阅过程中对评审专家姓名、论文作者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处理的论文评审方式。
根据国科大学位授予相关要求,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客观、公正地做好学位论文的审查、评阅工作,确保学位授予质量,结合研究所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论文盲审工作小组及专家库建立
研究所教育与学位委员会为研究所论文盲审工作小组,负责和指导论文盲审工作的进行。
盲审专家库由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由相关领域国内外华人同行专家组成。专家库可根据导师和论文盲审工作小组的建议随时更新。
二、评审专家确定
论文指导老师可提出盲审建议回避专家名单,由论文盲审工作小组结合具体情况及专家库信息,选定评审专家,一般不少于5名。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落实3名评审专家进行论文评审。
三、盲审论文有关要求
(一)盲审范围
所有申请毕业答辩的毕业生必须参加盲审。
(二)程序
1、盲审的学位论文以抽签方式确定,每年2次:拟12月份(冬季)申请学位的同学,当年9月开始盲审工作,需在当年9月前完成抽签;拟6月份(夏季)申请学位的同学,当年3月开始盲审工作,需在当年3月份前完成抽签。具体抽签要求以当年通知为准。
2、盲审材料包括:用于盲审的学位论文(经过隐匿处理的学位论文电子版及纸质版)、学位论文盲审申请表、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书等。
3、盲审时间一般为4-6周,盲审结束后,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回收盲审专家填写后的《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书》,并负责整理、登记和保存。
4、提交的盲审论文一般不退回。
四、盲审结果
盲审结果为“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两种,其中:
(一)盲审结果为一致“同意答辩”的论文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前,论文作者须根据评审专家意见进行论文修改;
(二)盲审结果为“不同意答辩”
1、评审专家中过半数“不同意答辩”的,此次论文答辩申请无效,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对论文做相应处理,半年后再次提请答辩并参加盲审抽签。
2、论文盲审意见中只有一位评审专家意见为“不同意答辩”的论文,盲审工作小组可再增聘二位专家进行盲审,所有评审意见中若过半数为“不同意答辩”意见,此论文不参加此次答辩,半年后再次提请答辩申请并参加盲审抽签。
五、争议与申诉
对于盲审意见为“不同意答辩”的论文,导师和学生有申诉的权利,可以向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诉。由委员会重新审议盲审专家意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六、其他说明
1、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规格和要求:隐去作者本人、导师及所在实验室信息;隐去参考文献中涉及作者、导师和所在实验室发表文章信息;删除致谢页及本人简历部分;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等信息只需表明杂志和作者排名即可。
2、盲审及毕业答辩过程中所涉及的费用均由学生所在实验室经费支出,先由研究生管理部门垫付,再进行统一调拨。
七、本细则自2020年夏季答辩起执行;本细则以现行政策法规为依据,如遇上级部门规定有变动或出台新规,以上级部门规定为准。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所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原《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沪巴所字号〔2017〕7号)同时废止。
附:1、学位论文盲审申请表
2、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书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申请表
(申请以通过研究所组织的学位论文外部同行双盲评审作为进入答辩条件的同学必填)
申请人姓名 |
|
导师 |
|
|
申请学位类别 |
□理学硕士 □工程硕士 □理学博士 |
学科专业(二级学科) |
□微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工程 |
|
论文题目 |
|
|||
申请学位论文盲审的原因以及论文的进展和结果 |
|
|||
本人承诺盲审论文为本人撰写、引用合理、未涉抄袭,论文撰写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申请人签字确认: 年 月 日 |
||||
导师意见: 导师是否已对论文进行审核: o是 o否 导师是否同意送审: o是 o否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制表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书
论文题目
学位类别: □理学硕士 □工程硕士 □ 理学博士
学科专业: (请填写二级学科)
培养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制
论文评阅意见(博士)
评 价 要 素 |
优 |
良 |
中 |
差 |
||
论文选题 |
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
|
|
|
|
|
文献综述 |
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前人成果和前沿动态,归纳总结正确。 |
|
|
|
|
|
创新成果 |
具有较新的学术思路,探索了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提出了新命题、新方法。在理论或技术、方法上有创新性。 |
|
|
|
|
|
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
基础理论的坚实度,专门知识的系统性。 |
|
|
|
|
|
科研能力 |
合作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能否用相关学科的思想或方法、技术解决科研工作上的难点。 |
|
|
|
|
|
学术道德 |
学风良好,遵守学术规范。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引用他人成果有说明,论据可靠充分,逻辑严密,论文主要内容为本人完成。 |
|
|
|
|
|
论文写作 |
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文笔流畅,书写格式及图表、文字、附件、文献的引用符合规范。能正确概括文章内容。 |
|
|
|
|
|
是否达到申请学位标准 (请在相应栏内打“√”) |
□是 □否 |
|||||
具体评审意见 |
(单项中给了差的,在评审意见中注明原因) |
|||||
评阅人签字 |
|
|||||
评阅日期 |
|
论文评阅意见(硕士)
评 价 要 素 |
优 |
良 |
中 |
差 |
||
论文选题 |
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
|
|
|
|
|
文献综述 |
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前人成果和前沿动态,归纳总结正确。 |
|
|
|
|
|
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
基础理论的坚实度,专门知识的系统性。 |
|
|
|
|
|
科研能力 |
合作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能否用相关学科的思想或方法、技术解决科研工作上的难点。 |
|
|
|
|
|
学术道德 |
学风良好,遵守学术规范。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引用他人成果有说明,论据可靠充分,逻辑严密,论文主要内容为本人完成。 |
|
|
|
|
|
论文写作 |
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文笔流畅,书写格式及图表、文字、附件、文献的引用符合规范。能正确概括文章内容。 |
|
|
|
|
|
是否达到申请学位标准 (请在相应栏内打“√”) |
□是 □否 |
|||||
具体评审意见 |
(单项中给了差的,在评审意见中注明原因) |
|||||
评阅人签字 |
|
|||||
评阅日期 |
|
盲审专家信息
(研究生管理部门填写)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手机号 |
|
证件类型 |
□身份证 □护照(外籍专家勾选,国籍 ) |
||
证件号码 |
|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其它 |
||
导师类别 |
□博导 □硕导 □兼职博导 □兼职硕导 □其它 |
||
学科专业 (二级学科) |
|
研究领域 |
|
工作单位 |
|